大家好,我是吕璐,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采取的一个措施,直接打击了澳大利亚最赚钱的生意。
根据美媒彭博社的报道,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近日决定暂停购买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这标志着中国在铁矿石贸易谈判中的一次重大策略调整。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这一举措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其铁矿石出口对澳大利亚经济至关重要。2024-2025财年,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收益预计达到1160亿澳元,占对华出口总额的六成以上,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赚钱项目。
因此,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迅速发表声明,强调铁矿石对两国经济的重要性,并表示希望铁矿石能够“顺利出口到中国”。尽管他对中国暂停采购铁矿石表达了“失望”,但他同时也表示,这种情况可能是暂时的,因为价格谈判中有时会出现类似问题。这一“求情”言论被外界解读为,澳政府在担忧本国经济利益的同时,想要“缓解紧张局势”。
展开剩余76%但实际上,中国暂停采购澳大利亚铁矿石并非针对澳大利亚本身,而是因为双方在铁矿石价格上存在分歧。今年,全球铁矿石供应量增加,加上中国需求放缓,价格下降近两成,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利润也随之下降。然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仍然由几大矿业巨头控制,其中必和必拓、力拓和FMG是主要参与者。
这意味着,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但在与这几家矿业公司谈判时,一直处于价格受制的状态。必和必拓即使面临需求下降,仍可在定价上坚持高价,甚至提价。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正是为了作为一个大买家,统一采购铁矿石,以便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必和必拓在价格上的坚持未能达成共识,因此导致中国暂停采购铁矿石,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不再接受单方操控价格,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除了价格问题,人民币结算也是此次谈判中的关键。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使用,而铁矿石作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自然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突破口。几年前,世界最大的铁矿企业——巴西淡水河谷已经同意对华铁矿石交易使用人民币。而澳大利亚则坚持用美元结算,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美元霸权。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澳大利亚坚持美元结算的做法显然不再适应新的市场格局。
此外,中国暂停采购澳大利亚铁矿石,也是其长期战略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铁矿石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三年来,已经大幅提升了铁矿石进口多元化比例。在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正迅速推进,预计到2025年底将正式投产,初期年产量可达到6000万吨。这一项目将为中国提供稳定的高品位铁矿石供应,进一步削弱澳大利亚在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垄断地位。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不断巩固在铁矿石贸易中的地位,多元化的资源供应链和国内产能的提升,将使中国在谈判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唯一的出路是与中国进行平等、务实的谈判。接受浮动价格和人民币结算的混合模式,可能是必和必拓重启谈判的第一步。同时,澳大利亚也应反思其外交政策,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以更加独立和理性的态度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中澳经贸合作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典范。中国需要稳定的资源供应,澳大利亚需要中国市场。只有摒弃政治偏见,回归经济规律,双方才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找到合作的契合点,续写中澳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于国际经济秩序之外。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为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澳大利亚能够抓住这一机遇,与中国共同推动全球资源治理体系的改革,必将实现互利共赢。而如果继续坚持短视的单边主义政策,最终受损的将是澳大利亚自身的利益。
此次中国暂停采购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举措,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契机。它提醒我们,在国际经贸舞台上,实力和智慧才是赢得尊重和话语权的关键。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但也绝不允许任何国家损害我们的利益。
发布于: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